從指數公司MSCI設立MSCI新興市場指數至今,已經有28年的時間,1993年時該指數的市值僅3000億美金,今日不論中國的互聯網產業、台灣的科技業或印度的銀行業,都超過這個規模,自2016年初以來,提到在美元高估、新興市場本益比偏低的情況下,此時是買進新興市場股市的好時機,而事後來看,2016~2017年新興市場也跑贏美國和歐洲股市。

       當人們討論新興市場時,總是談到原物料、人口紅利和高經濟成長潛力這些利多因素,在2006~2007年新興市場飆漲時,這樣的訊息特別強烈,也吸引許多投資人進場,但10年過去了,許多單一新興國家仍未能回到當時的價位。

       多數投資人都認為,新興市場的風險高於美國,但他們指的風險,是每天價格變動的幅度,如果A市場每日變動的幅度約+-0.5%,B市場約+-2%他們便說B市場的風險高於A市場,財務指標中所用的波動率,也是這麼計算出來的。

       然而,我們認為風險,應該是〝把資金投入一段時間後〞(3年、5年、10年),仍然虧損的可能性有多高,這才是對投資人最重要的,在上一段的例子,如果A和B市場各投資5年後,A市場下跌3%,B市場上漲30%,那投資人會認為哪個市場風險高呢?

       我們的看法是,從歷史經驗來看,新興市場的風險的確高於美國,但指的不是價格波動的風險,而是〝買在高點套牢後,等解套的時間〞的風險,1997年買入東南亞市場、2007年買入金磚四國的經驗,投資人都等了10年以上仍虧損;但如果市場在低檔,新興市場卻擁有比成熟市場更巨大的獲利機會(如2003年~2004年、2009年、2016年),我們的建議是,越淺碟的市場(如新興市場、產業型基金、單一國家),進場的買點越重要,越成熟的市場(如美國、歐洲較大的市場、政府公債),進場的買點相對上沒那麼重要,時間的累積和持續投入比較重要。

       這也說明了,和美國股市或債劵相比,新興市場不是買進並長期持有的理想標的,持有幾年經歷一個景氣循環後,適度的停利出場,是很重要的,許多理財書籍建議投資人,不需判斷或預測市場,只需要買進長期持有,就有豐厚的獲利,但這些書背後的理論架構,多是來自美國股市,在其他國家不一定行的通。

       而對西方國家而言,在建立投資組合時,選擇是否將資金配置新興市場、美國或歐洲時,他們會根據以下幾點做評估:

       1、新興市場的CAPE(以過去10年的企業獲利計算的本益比)和歷史平均的比較。

       2、國際收支帳風險

       3、經濟成長失速風險

       4、新興市場貨幣基期

       5、政治風險

       如果我們把便宜或貴,以目前CAPE和歷史平均做比較,再加上4個風險因子,美國基金公司GMO整理2002~2017年的資料(140個新興國家和產業的資料),得出以下的結論:

便宜+低風險

未來3年平均報酬31%

1%的機率,投資3年仍虧損20%

2002~2003、2009、2015~2017年

便宜+高風險

未來3年平均報酬1.5%

23%的機率,投資3年仍虧損20%

2012~2014年

貴+低風險

未來3年平均報酬17%

12%的機率,投資3年仍虧損20%

2004、2010年

貴+高風險

未來3年平均報酬1.4%

22%的機率,投資3年仍虧損20%

2006~2008、2011年

 

       總結來說,目前新興市場的風險因子不高,CAPE約16.5(截至2017.9.30),跟歷史平均差距不大,新的一年我們仍建議投資人持有新興市場股市。

 

       文章來自於「理富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」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籽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