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自2008年以來,全球政府聯手用低利率和QE的政策,努力避免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的衰退,近2年隨著全球景氣復甦,以美國和英國為首已經停止QE政策、甚至開始升息,雖然經濟成長、失業率也下降,但通膨至今沒有增溫的跡象,西方國家普遍低於2%,歐元區僅1%,日本甚至低於0.5%,我們透過本篇文章,說明央行們多年力推的QE、為何無法點燃通膨?

       Milton Friedman是1960年代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,他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,他著名的貨幣理論解釋貨幣流動和物價的關係,他認為貨幣的供給增加、流動變快,會影響通膨上揚的速度,一旦過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和服務,物價就會上漲。

       市場的貨幣如何增加呢?在現今的金融體系下,現鈔、存款和信用卡只是狹義的貨幣,廣義的貨幣包括銀行的放款,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都來自銀行,簡單來說,銀行放款擴張的速度,影響貨幣供給的速度,也就影響物價上揚的速度:根據美國聯準會的資料,在過去8年美國經濟擴張期裡,M4(包括銀行貸款的廣義貨幣)每年的成長僅2%,是歷史經濟擴張中最慢的,在美國以往的經濟擴張裡,美國的M4每年至少成長4~5%;這次成長偏低,導致通膨仍在低檔。

       銀行放款速度減緩,和央行的QE政策有很大的關係,主流看法認為QE可以擴張貨幣,但事實上,央行透過QE買進公債,壓低長期利率,導致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利差縮小,對銀行業來說,收進存戶的錢看短期利率,放款的資金多看中長期利率,一旦長短期利差縮小,銀行放款意願就會降低,因為無利可圖。

       今年美國銀行業放款的速度仍在下降,加上聯準會縮表的速度緩慢,低通膨的環境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,利率也不致於大幅走高,這對股債市的發展而言,是有利的環境。

 

       文章來自於「理富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籽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