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哩,西方國家對亞洲消費者普遍的觀點是:比其他區域還節儉,新加玻的李光耀曾提到亞洲的價值,節儉就是其中之一,不論理論為何,統計資料的確顯示,亞洲人在花費上比西方國家節儉。

       但情況在2008年後有一些改變,西方國家的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持續降低,但部分亞洲國家卻持續攀升,升幅最大的是中國,在過去十年裡,中國的家庭舉債4.5兆美金,但中國是從比較低的基期計算,相較之下,南韓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的債務比更高。

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(%)

  2007年 2017年
西方國家 80 72
南韓 75 95
馬來西亞 50 70
泰國 45 70
中國 20 45

       過去西方國家常批評亞洲製造太多東西、卻消費太少,過去5年亞洲每年的消費成長10%,舉債多用於買房屋和汽車,環顧過去金融史,舉債短期內可以幫助國家經濟成長、降低失業率,一旦資產價格過高(股票和房地產),無法透過債務支持、並排擠消費,就會導致金融風暴。

       和美國相比,亞洲家庭買房屋的門檻較高,許多國家的銀行要求購屋者先付20%的頭期款,亞洲的銀行也沒有允許10年前美國次級房貸這種事,目前比較大的風險是利率,亞洲的房貸多屬浮動利率,一旦央行開始升息,房貸族的負擔就會變重,並排擠到消費。

       舉中國為例,在2015年,房貸利息支出占家庭年所得約3.6%,今年為4.5%,這對中國政府造成困擾,目前國家有大量餘屋需要消化,但人民的房貸負擔又會影響消費。

       在資本主義發展中,富人往往舉債投入資產,升值的結果能帶來更多利益,但對低所得者而言,舉債往往只是為了滿足日常開銷和醫療所需,在南韓,低所得的債務負擔已經日益加重,在中國,線上借貸已經導致許多醜聞,亞洲家庭舉債成長,好處是讓過去西方消費、東方儲蓄的現象做適度平衡,但也帶來一些後遺症。

 

       文章來自於「理富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籽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